轉錄蔡小明(球場上的感恩心)

 

 

台灣的球員,從小到大生活的重心都是在球場上,所以只要贏球,就算天塌下來,往往也有人幫忙頂著,甚至於覺得任何事情,都該有人幫忙頂著!球員總覺得只要把球打好,什麼升學就業、金融海嘯、企業紓困、放無薪假,通通與打球(與我)無關!其實這種單純到不行的想法,是嚴重的「社會化不足」所導致,好處是可以專注在球場上,壞處是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常常搞不清楚狀況,也比較容易誤入歧途。

新一季的超級籃球聯賽(以下簡稱SBL),就在開打前的倒數72小時,才敲定最關鍵的電視轉播權,這回權利金被一路下殺,還差一點開天窗,除了大環境的不景氣之外,也反映SBL本身的市場價值,收視率的下滑、空蕩蕩的看台、招商不易等,早就不應是球團該單獨去面對的,也不是球員把球打好就能解決的,而是大家是否珍惜有球可打的日子?是否如同球迷珍惜有球可看的那種心情?

 

中華職棒也一樣,去年年底的大規模選秀之後,出乎意料之外的,並沒有伴隨等量的解約動作,尤其是兄弟、興農兩支,向來被球迷視為「小氣」的球隊,更是逆勢加碼來強化戰力,獅、熊兩隊也不遑多讓,支出的手筆同樣不減反增,好像完全不受金融風暴影響似的,但真的是如此嗎?

 

「理所當然」是目前國內職棒及SBL最大的問題之一,以球員來說,只要打擊好、勝投多、得分猛,管他什麼形象宣傳、球迷互動或媒體關係,觀眾多寡或收視率的高低,也與他們無關,永遠理所當然的向球團要獎金、要加薪;球團也很少真正去體會外界的感受,總覺得「我是真的付出我的愛(錢)」,所以球員就該乖乖打球,球迷理所當然該進場看球;至於球迷嘛?常常用理想化的標準來期許(想像?),總認為什麼鴻海、台塑、台積電等大企業,都該搶著經營球隊(搶著賠錢?),也就理所當然對現有球團的困境,不但不以為意,且常常感到不滿意。

中華職棒去年近300場例行賽,票房收入僅7400萬左右,所以前幾天熊隊與陳金鋒再續三年約(每年千萬),也再次談到每年近億元虧損的沉重壓力,過去外界經常用各種效益來「安慰」球團,事實上,觀眾人數的效益,才是最真實且直接的,球員們低頭苦練的同時,也必須抬頭瞧瞧看台上的人數才是。

也在同一天,牛隊公佈了球員們的「談薪」結果,最引人矚目的新聞小標題是:「蔡仲南養傷,月薪剩8.1萬」,會特別用「剩」這個字,是因為他在2003年的月薪曾高達20萬元以上,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最近五年都因傷所苦的蔡仲南,在去年一整年都沒有出賽的情形下,從月薪10萬調降至8.1萬,與其用「剩」這個字,不如用「還有」兩個字,或許比較能與大環境的氛圍接軌吧?

2009年對各行各業而言,都是十分嚴峻的一年,中華職棒、SBL也無法置身事外,球員、教練如果對於能繼續「到球場上班」,能繼續延伸從小到大的棒(籃)球夢,就該懷著感恩之心,拒絕外界不當的誘惑,且拼出讓自己與球迷都滿意的成績;球團的部份,該更謙卑地聆聽每一位球迷的聲音,要有最基本服務業的精神,才能重新喚回球迷的熱情;至於球迷的部份,不管你是用現金或消費券買票進場,也或許是不小心轉到體育頻道,然後看個幾分鐘都無妨,所有從事體育相關工作的人,都該對你們露出白白的牙齒,然後恭恭敬敬地來個九十度大鞠躬,並大聲說:「謝謝你(妳)們!新的一年也請多多關照!」。如果大家都能懷抱著感恩心,少一點理所當然的傲慢與偏見,球場裡才會變得更好,球場之外,也才能「牛」轉乾坤。

 

 

..........................................................................

或許從沒認真的去想過這些理所當然
也一直在重覆做著一些理所當然的事
開賽了理所當然要去
總冠軍賽了更理所當然也去拋彩帶
理所當然的辦活動
理所當然的自以為是地做了很多瘋狂事
也一直沒想過要的是什麼
理所當然地單純為了這樣的快樂追逐著
這些自願性的理所當然耗費了多少時間與金錢從沒去估計過

也或許我們真像蔡小明說的
把一切理想化了  美化所崇拜的
不過這就是球迷之所以能夠不離不棄的原因吧
如果不是抱有一絲絲的幻想或希望
如果能夠把一一的把事情看透參透
那麼職棒的醜陋面不就像把穿過熱血的利刃
足以讓心死了嗎?

球員的理所當然..球團的理所當然..
見識過也體認過
怎麼樣懷抱感恩去留住球迷
我想  理所當然地  他們並不想做也不想知道

就這樣
理所當然地
漸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tatu 的頭像
    ritatu

    ritatu的部落格

    rita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